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七七事變—八年抗戰自此展開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文/陳忠

 戰前局勢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仿效歐美列強,推行軍國主義,積極向外侵略擴張領土。先是於甲午戰爭擊敗滿清取得臺灣,接著在日俄戰爭擊敗帝俄,取得我東三省之利益。民國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東北宣布易幟,服從南京政府。日本見我北伐成功,全國統一,更積極侵華。
 日本關東軍於民國二十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接著侵占東北三省及熱河。此後日本繼續以蠶食手段,企圖逐步占領華北,以肢解中國。二十二年春,日軍發動長城戰役。五月三十一日,我國在日本脅迫下簽訂「塘沽停戰協定」,將冀東劃為非武裝區。二十四年六月四日,日本藉由換防名義,增兵津沽。六月十日,脅迫我方達成「何梅協定」。並公開主持華北自治運動,但遭我舉國上下一致反對,未能得逞。
 此外,日本命令偽蒙軍李守信部侵占察北六縣,利誘蒙古德王宣布內蒙古獨立,復嗾使李守信及王英侵擾綏東。至此日本欲奪取我華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北平、天津為華北政治、軍事、經濟、交通重心,為日軍西侵察綏,南犯晉魯的戰略要地,故日軍覬覦尤為急切。
 
山雨欲來風滿樓
 自民國二十四年九月起,日本天津駐屯軍,依據「辛丑和約」外國軍隊駐華之權利,即不斷以「保僑」名義,要求增兵。二十五年一月,日本天津駐屯軍更名為「華北駐屯軍」,顯示該軍的活動範圍不再局限於平津地區,企圖擴張到整個華北地區。其次,駐屯軍司令官軍階由少將升級為中將,使其地位與關東軍司令官平行,有獨立處理華北中日兩國事務之權力。
 民國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日軍在北平近郊豐臺製造事端,脅迫該地我駐軍撤離,而以其駐屯軍非法進駐,該地與盧溝橋、長辛店等地我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一九團駐防區接近。之後,日軍更企圖進占盧溝橋、長辛店、良鄉等地,與通縣成為犄角之勢,藉永定河之天然屏障,進而對北平實施封鎖。五月二十三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在其日記寫到:「日本之蓄意侵華,至此蓋已有迫不及待之勢矣。」
 時任第二十九軍軍長兼冀察政務委員兼河北省省主席的宋哲元,面對此種外弛內張,混沌險惡之局面,尤以日本各種無理要脅、索取深感難以應付,乃萌回籍暫避之意。民國二十六年五月,宋哲元將冀察政務交給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共同主持,旋離開北平,回到山東樂陵老家。然而宋哲元雖在樂陵,冀察重要政務仍向宋請示。至於南京中央方面,蔣中正委員長面對日本對華政策的堅決及積極,期待藉由外交周旋,解決冀東及華北問題,或德蘇早日開戰,轉移日方注意。
 
盧溝橋槍響 民族存亡之戰興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晚,北平宛平縣城西的日本豐臺駐屯軍,在橫跨永定河的盧溝橋以北地區實施夜間演習,演習當下並以盧溝橋為想定攻擊目標。夜晚十一時,日軍自稱演習過程遭到中國軍隊射擊,造成一名日兵失蹤,日軍並以此為藉口,向我宛平縣城提出入城搜查的要求,遭我宛平縣駐軍以「守土有責」嚴拒。
 事變當下,我政府雖有意採取外交斡旋,然而日軍有備而來,恣意製造事端,導引戰爭。次日清晨五時許,日軍在宛平縣城東面、東南面與西面展開包圍,欲強行進城未果,即砲轟宛平縣城,並掩護日軍向宛平縣城攻擊。我守城第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奉師長馮治安轉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秦德純指示,下令還擊。日軍在當天三次實施攻城戰鬥,均遭我軍擊退,我軍更與日軍在平漢鐵路陸橋與回龍廟的陣地相互攻防,爆發激烈戰鬥,在短兵相接血染白刃下,揭開了八年抗戰序幕。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蔣中正委員長盤算是先派遣中央軍進入河北,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循「一二八淞滬事變」英美調停模式,與日本議和。瓦解日本推動「華北獨立」之陰謀。為此蔣委員長請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對日本斡旋。但日軍仍持續攻擊國軍,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夜至二十日晨,豐臺方面之日軍兩度向盧溝橋進犯未得逞。至二十日十四時三十分,敵復猛烈砲擊宛平城、盧溝橋、長辛店等地。日軍以步騎戰聯合約兩千人,向盧溝橋進犯,被守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一九團擊退。同(二十)日,在天津、楊村、豐臺、通縣等地集結的日軍已多達約兩萬人,飛機七十餘架,另由長城各口進入冀東偽區的日軍,均有向北平附近移動的模樣。
 此時我守備北平地區的兵力僅有第二十九軍和軍訓學生兵,雖然武器裝備不如日軍,且學生兵大多未經過訓練,但我軍官兵戰志高昂,面對強敵毫不退縮。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命令官兵要堅決抵抗,誓死與陣地共存亡。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日軍以重兵包圍南苑,佟副軍長親赴前線督戰,不幸遭敵機炸射殉職。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亦在南苑遭敵伏擊成仁,第二十九軍官兵與學生兵大半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當日入夜後,日軍已經迫近北平城垣,宋哲元主任有鑑於頹勢難以挽回,為避免古都遭戰禍糜爛,乃命令北平近郊作戰各部隊向永定河右岸撤退。另令第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及北平市市長等職務。旋以平津情勢惡化,冀察政務及平津市政實已無法遂行。八月四日,張自忠結束行政,化裝騎自行車逃離北平,留守北平之獨立第二十七旅突圍後,轉赴察哈爾。至是北平被日軍占領。
 
陸軍節的由來
 稍早,蔣中正委員長有鑑於日軍在武器裝備及人員訓練上,相較於國軍皆具有絕對之優勢,為了激勵我民心與士氣,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表明現在既然和平絕望,只有抗戰到底,並勉勵全體國軍將士要與敵人奮戰到底,直到贏得最後的勝利。
 對日抗戰是中華民國肇建以來面臨最大的外敵侵略,若失敗,國家將墜入萬劫不復之境地。在我國與日本歷經八年艱苦作戰,最終戰勝日本,不僅光復東北三省與臺澎,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四大強國之一,我國的國際地位登上歷史高峰。三十六年,國民政府為了紀念陸軍官兵在八年抗戰英勇奮戰之精神,遂訂七月七日抗戰軍興之日為陸軍節。
 
忘戰必危
 孫子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面對中共不斷大肆擴張軍備,及中共從未放棄以武力犯臺。因此我國人應該居安思危,並效法傳承當年七七抗戰軍民同心團結之精神,持續強化國軍防衛戰力現代化,加速推動國防自主化,發展不對稱戰力及提升聯合作戰能力,並厚植後備戰力,堅實國家總體防衛能量,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維護臺海和平,確保國家安全,守護民眾福祉。
 
(點閱次數:493)